EN
 

EN

当璞睿遇见古琴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发布时间:2018-09-08浏览量:1364

古琴,历史久远,内涵丰富,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,也是中华文化精湛的瑰宝。璞睿,作为国内首个时尚红木品牌,传承中国文化之精髓,以全新的理念诠释中华文化。

一个深沉,一个年轻,两者似乎相去甚远,但实则有着相似的文化渊源。当璞睿遇见古琴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气势恢宏,“72贤人”再现弦歌不辍风范

 

9月8日,由璞睿携手古琴文化研究学者、美术评论家吴寒先生,联合北京市文联、北京市文物局、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共同举办的“首届北京古琴文化展”迎来了开幕式。

▲首届北京古琴文化展揭幕仪式

据了解,发起人之一吴寒先生多年来热衷于古琴文化公益传播,他对古琴文化的研究和深厚的美学素养深受人们认可,被誉为当代“古琴文化传播领军人物”。

▲开幕当天“72贤人”整齐奏曲之景

开幕式当天,由72名琴友在孔子像前席地而坐,手抚仲尼式古琴,整齐奏颂《至圣先师》古琴曲,时而悠扬悦耳,时而高荡起伏,场面壮观,重现孔子“弦歌不辍,诗三百五篇皆歌之”风范,堪为北京古琴文化史上的空前盛况!

弹古论今,感受非遗文化魅力

古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萃,是世界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。自问世以来,以其广博丰富的文化内涵、意境深远的格调与悠远深邃的声音深受人们喜爱,为世人所歌颂。

本次展览在丰富的古琴文化基础上,采用声光电技术,用光影、声音与图片使典籍中的文字灵动起来,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古琴文化在当代的表达。

▲展览吸引人们前往参观

除了图片、文字之外,展览还陈列了宋琴“飞鸣吟”等不同年代的六张传世老琴。同时设计了古琴文化生活体验区,让“琴棋书画、诗香茶花”齐聚一堂。

▲元代:“泠然”琴,现为马俊昌先生藏

▲明代:“天籁”琴,仲尼式,明嘉靖年间制,雨山和尚珍藏。现为邸聆桐藏

▲国家图书馆藏书,《太古遗音》,明代杨抡著

其中最为吸睛的,莫过于璞睿的合椅、茶台、书桌、书架、博古架、琴几、花几等一系列艺术品,它们与满载着中国古琴故事的动态幕布,共同营造出一个古琴生活美学空间。既传达出古琴文化的文化底蕴,又重现了文字典籍里的琴人、琴器、琴曲、琴事。

▲爱新觉罗·启骧启先生参观展览

古琴,自古以来便是王公贵族推崇备至的传世琴音,此次展览也吸引了雍正第九代孙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爱新觉罗·启骧启先生前来参观。他一边细细地参观展品,一边大赞璞睿产品之精妙。

徜徉展厅,聆听穿越千年的太古遗音,感悟古琴深厚的人文内涵,此情此景,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发出:大美古琴,大美璞睿。

高山流水,璞睿与古琴相得益彰

古时候,琴、棋、书、画被文人雅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,而古琴居于首位,最能体现文人对音乐的理解、内心的感情表达。

在众多名人琴事中,伯牙的《高山流水》最为人称颂。相传伯牙弹琴时,无论是表现“巍巍乎志在高山”,还是表现“洋洋乎志在流水”,樵夫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,相互珍视为“知音”。子期死后,伯牙悲痛摔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。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的故事从此流传千古,后世一直以“知音”一词,象征世间最真挚最纯粹的友谊。

正如伯牙与子期的“高山流水觅知音”,璞睿与古琴也相得益彰。璞睿,又被誉为新文人空间,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,传达出“简、智、雅、闲、静”的生活艺术。这一点与古琴文化表现出来的文人生活艺术是一致的。

与此同时,在古琴文化越来越小众化的今天,恰当地推出古琴文化展,对于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,进一步提高古琴文化普及率,具有重大的意义,也是璞睿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感体现。

藉由此次展览,为您展现中国古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,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显绵薄之力。首届北京古琴文化展,9月8日至10月8日,北京国子监博物馆艺术厅,恭候您的到来。